新华社上海7月21日体育专电新华社记者李学梅 周欣
21日下午6时许,上海游泳世锦赛“月亮湾”跳水池。全场观众屏住呼吸,静静等待一个新记录的产生。
站在跳台上的陈若琳表情专注,似乎并没有受到队友胡亚丹第四轮比赛出现失误的影响;因为这次失误,胡亚丹从第一的位置跌至第三,而原本落后9.10分的陈若琳借机“鲤鱼翻身”,重新回到积分榜首位。只要陈若琳最后一跳发挥正常,那么她将成就世界杯、奥运会和世锦赛的大满贯,并一雪前两届世锦赛屈居亚军的“耻辱”。
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19岁小将的身上,随着她的轻盈一跃,场内爆发出热烈的欢呼。76.80!如不出意外,这枚金牌将是她的囊中之物。
最后一个出场的胡亚丹也发挥了自己的最佳水平,在观众的惊叹声中,裁判为她打出全场最高的96分。但由于落后太多,她只能以11.3分的差距屈居亚军。
得知自己获得冠军后,陈若琳紧紧抱住自己的教练任少芬;拥抱之间,没人看得出这个女孩脸上的表情是喜是悲,是哭是笑。
自2006年参加世界大赛以来,陈若琳在女子10米台双人项目上所向披靡。世界杯、世锦赛、奥运会,她的搭档从贾童换成王鑫,但不变的永远是金牌;在单人项目上,她在2008年一举拿下世界杯和奥运会两项桂冠,风头之劲一时无二。
然而上天总是不愿将完美集于一身,世锦赛单人项目的金牌是陈若琳心中永远的痛。2007年墨尔本世锦赛,她不敌队友王鑫获得亚军;时隔两年,她又在罗马输给了墨西哥跳水“公主”保拉。2011年,陈若琳第三次站到了世锦赛10米跳台上,而这一次,命运终于向她露出了笑容,她也由此成为中国队实现女台大满贯的第一人。
5年期盼,一朝梦圆。站在领奖台上的陈若琳如释重负地笑了。然而在金牌的辉煌背后,又有谁知道这朵小花经历了多少艰辛、承受了多大的压力?
“最后一跳我确实很紧张,站在上面不知道想什么,就是紧张,”陈若琳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坦言,“比赛之前我就说过,我的目标不是大满贯,而是伦敦奥运会;世锦赛冠军对我而言是一种鼓励,让我能够更好地面对今后的训练和比赛。”说到未来的目标,陈若琳的语气中充满了坚定。(完)